美國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
日期:2017-03-13
“博物館,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并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盵1]2015年2月9日,我國頒布了《博物館條例》(國務院令第659號),指出“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制定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鼓勵學校結合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博物館應當對學校開展各類相關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边@為我國幼兒園與家庭合作運用博物館資源對兒童進行教育,既創造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有必要向世界教育發達國家學習相關成功經驗。
為了解美國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合作的路徑,研究者擬采用間接觀察的方法,通過中介物來觀測所要調查的對象,為此選用了觀察“物質痕跡”的方式,①對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伊利諾伊州厄巴納—香檳市的幼兒園②的《簡介》《家長手冊》《學年計劃》《家園小報》《家長園地》《未來大事》等累積物進行測量,分析其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共育的具體舉措,以期為我國幼兒園更好地與家庭共同運用博物館資源、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美國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合作共育的現狀
(一)幼兒園組織兒童到博物館參觀
許多幼兒園都在《簡介》上說明會帶兒童走出園門,到當地的博物館去參觀游覽。例如,FBC幼兒園③在其《簡介》上就直接寫道:“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兒童外出活動,到附近的博物館等場所去參觀,屆時歡迎家長在交通工具等方面給我們提供幫助”。再如,UP幼兒園在《簡介》的“家庭參與”一欄中寫道:“家長除了可以參加我們在園內的日?;顒右酝?,還可以加入我們在園外的游覽活動,各班教師會組織兒童短途郊游(如步行去附近的博物館),以幫助兒童探索我們的社區;我們鼓勵家長志愿者協助班級教師開展各種遠足活動”。幼兒園簡介是幼兒園的一面鏡子,通過它可以反映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途徑,促使家長認可幼兒園的辦園宗旨,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指明前行的方向。
許多幼兒園會在《家長手冊》上強調要組織兒童外出,到附近的博物館去參觀游玩。例如,CMU幼兒園在其《家長手冊》上寫道:“我們會安排參觀郊游的具體時間,帶領兒童步行到附近的博物館等場所去游玩;每次外出活動之前,我們都會要求家長簽字,同意我們帶上你的孩子參加活動、購買門票;我們將確保成人與小班和中班兒童的比率是1:3、成人與大班兒童的比率是1:4;我們會提前把兒童分配給指定的成人;我們會給每個兒童戴上印有幼兒園名稱和電話號碼的標志牌”?!都议L手冊》是幼兒園的另一扇窗戶,打開它可以了解幼兒園的家長觀、兒童觀、教育觀,幫助家長消除對孩子外出活動危險的顧慮,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提供信念保障。
許多幼兒園會在其《學年計劃》上列出將要參觀的博物館及日程安排。例如,FBC幼兒園在《2014-2015學年計劃》上寫道:“2015年3月17日至18日,4~5歲兒童班將參觀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William M.Staerkel Planetarium),上午9:35離開幼兒園,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5月7日至8日,4~5歲兒童班將到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Orpheum Children's Science Museum)去游玩,上午10:00離開幼兒園,下午1:00回到幼兒園”。[2]學年計劃通常通過每月的活動安排來實現。例如,FBC幼兒園在其《2015年3月活動安排》中會重申:“3月17日至18日,星期二至星期三,4~5歲兒童班將去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參觀”;[3]在其《2015年5月活動安排》中會再次強調:“5月7日至8日,星期四至星期五,4~5歲兒童班將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探索”。[4]此外,FBC幼兒園還提早制定了《2015-2016學年計劃》,擬定“2016年4月7日至8日,4~5歲兒童班將去參觀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上午9:35離開幼兒園,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5月12日至13日,4~5歲兒童班將去游覽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上午10:00離開幼兒園,下午1:00回到幼兒園”。[5]《學年計劃》是幼兒園的全年工作計劃,通過它可以看出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計劃性、針對性、可行性,促使家長提前預留好自己的時間,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搭建寬闊的平臺。
許多幼兒園還會在《家園小報》上呈現即將參觀某個博物館的邀請、時間、地點、要求、致謝等。例如,CMU幼兒園在2015年3月《家園小報》的“家庭的社會組織”一欄里寫道:“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安排了很多有趣的參觀博物館的活動,我們鼓勵每個家庭積極參與,我們希望你們能夠參加其中的一個活動或各種活動:1.參觀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當孩子們把在課堂上學過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帶到生活中去的時候,請你加入孩子們的活動!孩子們將以自助游的方式,發現骨骼化石,參觀恐龍展覽,探索博物館。參觀時間:2月27日,星期五,下午12:30-2:30;參觀地點: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在登記處集合。2.參觀海因茨歷史中心(Heinz History Center)。孩子們將參加匹茲堡游戲之旅,觀看生長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兒童所喜歡的玩具、游戲和活動。當孩子們探索博物館的時候,他們就能想像得出生長在賓州西部的兒童,發現很久以前就深受喜歡的玩具。孩子們還能觀看“羅杰斯先生和匹茲堡”這個傳統創新展覽。這些活動都是與孩子們本月在幼兒園研習匹茲堡的主題密切相聯的。參觀時間:3月10日,星期二,上午10:00-12:00;參觀地點:海因茨歷史中心,在街對面有停車場;門票:每個兒童6美元,每個成人6.50美元。請在3月3日星期二之前,把錢裝在信封里帶來,并在信封上寫上‘家庭的社會組織:參加海因茨歷史中心活動的兒童和成人的人數’”。[6]再如,FBC幼兒園園長在2015年5月《家園月報》上寫道:“所有4~5歲班的兒童,將在5月7日星期四、5月8日星期五,去參觀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請家長志愿報名,幫助我們驅車旅行。我非常感謝你們在這一年里幫助我們進行實地考察,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就無法到達各個有趣的景點?!备靼嘟處熯€寫道:“我們上午班的兒童,將于5月7日星期四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玩;我們下午班的兒童,將于5月8日星期五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玩。請家長簽名幫助我們開車參觀,我們需要許多人監管這次參觀活動”。[7]《家園小報》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種便捷形式,通過它可以看出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促使家長積極主動加入進來,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提供攜手的良機。
許多幼兒園還在《家長園地》上呈現參觀某些博物館的意圖、特點與成效。例如,在CC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大班《家長園地》里張貼的當地報紙,報道了該園兒童參觀納特藝術博物館(Krannert Art Museum)的消息,并刊登了18位兒童在館廳雕塑前的照片,此外還特別說明了這次參觀活動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再如,在M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大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我們期待著現在的管弦樂單元的學習活動,能通過月底參觀納特表演藝術中心(Krannert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這一活動達到頂峰”。研究者還看到中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4月份兒童的主題學習活動是了解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4月16日我們已帶領兒童參觀了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兒童現在都會唱有關天體的歌曲了”;小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我們將于4月28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探索,我們需要2-4位家長的幫助,如果哪位家長能給予幫助,請告訴我們”。又如,在FBC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各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計劃”上都寫著:“兒童將于4月16日-17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覽,請家長們在班級門口簽名,以表示你同意孩子參加這項活動”;其“每月簡報”上都寫著:“兒童將于4月16日-17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參觀,這是十分有趣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哪位家長能幫助我們開車去,請簽名”。此外,研究者還看到幼兒園《家長園地》里的“學年計劃”上寫著:“兒童將于3月11日-12日去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參觀,上午9:35從幼兒園出發,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參加者都需要購買門票;兒童將于4月15日-16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參觀,上午10:00出發,下午1:00返回”?!都议L園地》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它可以理解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意義、過程、收獲,強化家長參教助教的行為,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營造升華的空間。
綜上所述,可知美國幼兒園不僅在日?;顒又兄匾暯M織兒童外出參觀博物館,而且重視通過多種形式與途徑,向家長傳遞孩子參觀博物館的信息,并邀請家長參與,爭取家長的支持,這樣既維護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又密切了家園之間的關系,此外還能引發家長對博物館這一社區教育資源的高度重視。
(二)幼兒園鼓勵家長帶領孩子走進博物館
一些幼兒園在《家園小報》上會引導和鼓勵家長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帶領孩子到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去參觀,并配上相應的照片或網址。例如,UP幼兒園在2015年1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每個月,幼兒園都會為家長挑選一個適宜的地方,鼓勵家長聚在一起,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幼兒園的保教人員可能參加也可能不參加這個聚會,但這卻是一個增進家庭之間相互了解、探索我們居住的這個城市的重要時機。幼兒園不具體組織這個活動,只是向家長提供聚會的日期、時間和地點。這個月,我們建議在北部的匹茲堡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 of Pittsburgh)相聚,這個博物館對嬰幼兒來說非常適宜。門票:成人14美元,2~18歲兒童13美元,2歲以下兒童免費,老年人13美元。如果您想和您的孩子及幼兒園的小伙伴們一起歡度星期六,那么您就可以在1月17日來這個博物館;如果您有興趣,那么您就可以在上午11:00進入博物館中的美術室。這一天,館里有許多有趣的活動,比如體操表演、陶藝活動”。[8]此外,還配上了兒童看畫展的照片。該園2015年2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這個月,我們建議家長去卡耐基科學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這個博物館對學步兒和兒童來講非常好,館里有一層樓是專門面向學前兒童的。如果您有興趣和孩子及幼兒園的同伴一起游玩,那么您就可以在2月21日星期六上午10:30到館里的‘探索站’來聚會”。[9]此外,也配上了兒童游玩的照片。該園2015年3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這個月,我們邀請家長到位于奧克蘭(Oakland)的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歡聚,這個博物館不僅深受恐龍愛好者的喜愛,而且也為兒童提供了很多其他展品。如果您有興趣與孩子及在幼兒園的其他小伙伴和家人相聚,那么您就可以在3月14日星期六上午11:00走進這個博物館,你們可以在‘發現大本營’相見,這是孩子們動手學習的好地方”。[10]同時還配上了恐龍的圖片。再如,CMU幼兒園在其2015年1月《家園小報》的“家庭的社會組織”的欄目里寫道:“各位家長好!我們希望您的假期充滿節日的歡樂!位于吉布森尼亞(Gibsonia)的賓夕法尼亞西部鐵路模型博物館(The Western Pennsylvania Model Railroad Museum),將舉行假日火車展覽,這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夜晚,孩子們可以通過參加尋寶活動來了解賓夕法尼亞西部鐵路系統的發展歷史。如果您沒有時間帶孩子前往,或者您認為到那里去路途太遠,那么您就可以帶孩子到卡內基科學中心去看看微型鐵路和村莊”。[11]此外,還附上了卡內基科學中心微型鐵路和村莊的館網鏈接。幼兒園利用《家園小報》這種形式,每月生動形象地向家庭推介一個值得參觀的博物館,既能增強家長之間的了解、孩子之間的互動,也能促進家長運用博物館資源豐富孩子的假日生活、提高孩子的多種能力。
一些幼兒園會在其《未來大事》上及時告之家長博物館將要舉辦的活動,并鼓勵家長帶孩子去觀賞。例如,UP幼兒園在其2015年4月《未來大事》上寫道:“5月8日星期五,上午11:30,兒童提前離園,教師要為幼兒園藝術展覽做準備;5月21日星期四,下午6:00-7:30,幼兒園藝術展覽開幕,這是本學期最后一件大事;5月22日-25日,納特藝術博物館東館舉辦藝術展覽;5月22日星期五,上午11:30,兒童提前離園,教師要進行教研活動;5月25日星期一,陣亡將士紀念日,兒童不來園”。[12]幼兒園利用《未來大事》這種形式,溫馨友好地向家長傳遞博物館展覽的最新訊息,不僅能促使家長意識到幼兒園藝術展覽和博物館藝術展覽是緊密相聯的,都是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而且還能促使家長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在節假日和孩子一起走進藝術博物館,以全面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由此可見,美國幼兒園不僅能在平時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而且還能鼓勵、指導家長利用周末、假日帶領孩子游覽博物館,這就促使家園之間的教育高度統一,形成合力,共同運用博物館資源促進兒童的最佳發展。
(三)博物館歡迎幼兒園教師和兒童前來參觀或探索
一些需要購買門票的博物館,為了幫助教師做好參觀的準備工作,提高參觀活動的質量,會給教師提供免費預參觀的待遇。例如,匹茲堡卡耐基科學中心就制定了“教師免費預參觀”的政策,并說明了緣由:“我們知道當教師帶學生來參觀的時候,教師很難看到我們科學中心的各種展品,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每年要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亞州、紐約州和馬里蘭州的從幼兒園到學校12年級的每位教師,提供1次免費入場的原因。教師運用這次預參觀,可以熟悉我們的展品,為將要組織學生來參觀做好充分的準備。當教師來到科學中心預參觀的時候,只需要填寫1張登記表,出示被確認的電子郵件和教師證件即可。教師的這種免費預參觀,不包括科學中心里的其他各種收費展覽,也不能用于組織學生來訪時的參觀”。[13]
一些需要購買門票的博物館,為了鼓勵教師帶領兒童來參觀,提高參觀活動的效率,會給予陪同教師免費參觀的待遇。例如,匹茲堡兒童博物館就做出了這方面的詳細規定:“幼兒園來參觀時,1位教師可以負責5名兒童,這位教師免費入館,其他成人則需要購買門票(在9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每張門票是8美元;在4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張門票是11美元)”。[14]再如,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也做出了相關的具體規定:“幼兒園來參觀時,1位教師可以監管10名兒童,這位教師免費入場,其他成人則需要購置門票(每張門票12美元,但如果是任意訪問,每張門票15美元)”。[15]教師是幼兒園參觀活動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博物館給教師提供多種優惠政策,有利于提高教師設計參觀博物館活動的積極性,帶領兒童到博物館來暢游。
與此同時,許多博物館還很注意使自己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以適合不同年齡兒童和地方課程的需要。例如,香檳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就表示:“我們的活動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有效方式,能夠促進伊利諾伊州標準和學區課程的實現,發展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我們為兒童提供的動手操作課程,是以有趣的、重要的科學問題為基礎的”。該館為幼兒園兒童、小學學前班至2年級兒童、小學3-5年級兒童,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臭蟲的生活”“聰明的動物”“恐龍偵探”等;為小學學前班至2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動物冒險”“小小古生物學家”“磁鐵的魔力”“緊張的小水滴”等。[16]再如,香檳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也表示:“我們的活動方案是和下一代科學標準(NGSS)密切相聯的,許多活動項目都是互動的,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興趣的兒童和課程的需要”。該館為幼兒園中班到小學2年級兒童、1-4年級兒童、1年級及以上兒童、2-5年級兒童、2-6年級兒童、3年級及以上兒童、4年級及以上兒童、5年級及以上兒童,分別設計了多種獨特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中班到小學2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太陽月亮星星”“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天空:大鳥的冒險”“天空中的形狀”“在我家后院”“圣誕老人的秘密明星”。[17]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也說明:“兒童在我們這里的學習是與眾不同的,它是一種探險;兒童在我們這里可以同時學習科學、自然和世界各地的文化”。該館為幼兒園中班至小學1年級兒童、小學2-5年級兒童、6-12年級兒童分別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中班至小學1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生態系統與環境:各種動物”“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恐龍發掘、恐龍和朋友、在巖石上”“社會學習:美國印第安人住在哪里?他們的房屋里有什么?”[18]兒童是幼兒園參觀活動的實踐者和體驗者,博物館給兒童提供恰當有趣的活動,能激發兒童嘗試、發現的主動性,促使兒童在探索中成長。
由此可見,美國博物館采取的這些措施不僅使幼兒園充分運用其資源從必要走向了可能,而且為幼兒園有效運用其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真正發揮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實現了與幼兒園、家庭的合作共育。
二、對我國的啟示
(一)要深刻認識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是立體的百科全書、實物的圖書館、民族記憶的殿堂。在美國幼教工作者看來,博物館是兒童學習的理想之地:各種各樣的展品能激發兒童內在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許多可互動、可操作的展品能滿足兒童的需要。[19]博物館還能幫助兒童親身體驗不同文化的語言和習俗,[20]提高兒童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兒童的體力、情感、道德感和審美感。[21]博物館是一種園外教育機構,能夠補充幼兒園的課程內容。[22]因此,他們十分重視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注意寓教于博物館之中。
為了解美國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合作的路徑,研究者擬采用間接觀察的方法,通過中介物來觀測所要調查的對象,為此選用了觀察“物質痕跡”的方式,①對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伊利諾伊州厄巴納—香檳市的幼兒園②的《簡介》《家長手冊》《學年計劃》《家園小報》《家長園地》《未來大事》等累積物進行測量,分析其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共育的具體舉措,以期為我國幼兒園更好地與家庭共同運用博物館資源、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美國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合作共育的現狀
(一)幼兒園組織兒童到博物館參觀
許多幼兒園都在《簡介》上說明會帶兒童走出園門,到當地的博物館去參觀游覽。例如,FBC幼兒園③在其《簡介》上就直接寫道:“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兒童外出活動,到附近的博物館等場所去參觀,屆時歡迎家長在交通工具等方面給我們提供幫助”。再如,UP幼兒園在《簡介》的“家庭參與”一欄中寫道:“家長除了可以參加我們在園內的日?;顒右酝?,還可以加入我們在園外的游覽活動,各班教師會組織兒童短途郊游(如步行去附近的博物館),以幫助兒童探索我們的社區;我們鼓勵家長志愿者協助班級教師開展各種遠足活動”。幼兒園簡介是幼兒園的一面鏡子,通過它可以反映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途徑,促使家長認可幼兒園的辦園宗旨,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指明前行的方向。
許多幼兒園會在《家長手冊》上強調要組織兒童外出,到附近的博物館去參觀游玩。例如,CMU幼兒園在其《家長手冊》上寫道:“我們會安排參觀郊游的具體時間,帶領兒童步行到附近的博物館等場所去游玩;每次外出活動之前,我們都會要求家長簽字,同意我們帶上你的孩子參加活動、購買門票;我們將確保成人與小班和中班兒童的比率是1:3、成人與大班兒童的比率是1:4;我們會提前把兒童分配給指定的成人;我們會給每個兒童戴上印有幼兒園名稱和電話號碼的標志牌”?!都议L手冊》是幼兒園的另一扇窗戶,打開它可以了解幼兒園的家長觀、兒童觀、教育觀,幫助家長消除對孩子外出活動危險的顧慮,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提供信念保障。
許多幼兒園會在其《學年計劃》上列出將要參觀的博物館及日程安排。例如,FBC幼兒園在《2014-2015學年計劃》上寫道:“2015年3月17日至18日,4~5歲兒童班將參觀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William M.Staerkel Planetarium),上午9:35離開幼兒園,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5月7日至8日,4~5歲兒童班將到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Orpheum Children's Science Museum)去游玩,上午10:00離開幼兒園,下午1:00回到幼兒園”。[2]學年計劃通常通過每月的活動安排來實現。例如,FBC幼兒園在其《2015年3月活動安排》中會重申:“3月17日至18日,星期二至星期三,4~5歲兒童班將去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參觀”;[3]在其《2015年5月活動安排》中會再次強調:“5月7日至8日,星期四至星期五,4~5歲兒童班將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探索”。[4]此外,FBC幼兒園還提早制定了《2015-2016學年計劃》,擬定“2016年4月7日至8日,4~5歲兒童班將去參觀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上午9:35離開幼兒園,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5月12日至13日,4~5歲兒童班將去游覽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上午10:00離開幼兒園,下午1:00回到幼兒園”。[5]《學年計劃》是幼兒園的全年工作計劃,通過它可以看出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計劃性、針對性、可行性,促使家長提前預留好自己的時間,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搭建寬闊的平臺。
許多幼兒園還會在《家園小報》上呈現即將參觀某個博物館的邀請、時間、地點、要求、致謝等。例如,CMU幼兒園在2015年3月《家園小報》的“家庭的社會組織”一欄里寫道:“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安排了很多有趣的參觀博物館的活動,我們鼓勵每個家庭積極參與,我們希望你們能夠參加其中的一個活動或各種活動:1.參觀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當孩子們把在課堂上學過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帶到生活中去的時候,請你加入孩子們的活動!孩子們將以自助游的方式,發現骨骼化石,參觀恐龍展覽,探索博物館。參觀時間:2月27日,星期五,下午12:30-2:30;參觀地點: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在登記處集合。2.參觀海因茨歷史中心(Heinz History Center)。孩子們將參加匹茲堡游戲之旅,觀看生長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兒童所喜歡的玩具、游戲和活動。當孩子們探索博物館的時候,他們就能想像得出生長在賓州西部的兒童,發現很久以前就深受喜歡的玩具。孩子們還能觀看“羅杰斯先生和匹茲堡”這個傳統創新展覽。這些活動都是與孩子們本月在幼兒園研習匹茲堡的主題密切相聯的。參觀時間:3月10日,星期二,上午10:00-12:00;參觀地點:海因茨歷史中心,在街對面有停車場;門票:每個兒童6美元,每個成人6.50美元。請在3月3日星期二之前,把錢裝在信封里帶來,并在信封上寫上‘家庭的社會組織:參加海因茨歷史中心活動的兒童和成人的人數’”。[6]再如,FBC幼兒園園長在2015年5月《家園月報》上寫道:“所有4~5歲班的兒童,將在5月7日星期四、5月8日星期五,去參觀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請家長志愿報名,幫助我們驅車旅行。我非常感謝你們在這一年里幫助我們進行實地考察,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就無法到達各個有趣的景點?!备靼嘟處熯€寫道:“我們上午班的兒童,將于5月7日星期四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玩;我們下午班的兒童,將于5月8日星期五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玩。請家長簽名幫助我們開車參觀,我們需要許多人監管這次參觀活動”。[7]《家園小報》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種便捷形式,通過它可以看出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促使家長積極主動加入進來,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提供攜手的良機。
許多幼兒園還在《家長園地》上呈現參觀某些博物館的意圖、特點與成效。例如,在CC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大班《家長園地》里張貼的當地報紙,報道了該園兒童參觀納特藝術博物館(Krannert Art Museum)的消息,并刊登了18位兒童在館廳雕塑前的照片,此外還特別說明了這次參觀活動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再如,在M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大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我們期待著現在的管弦樂單元的學習活動,能通過月底參觀納特表演藝術中心(Krannert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這一活動達到頂峰”。研究者還看到中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4月份兒童的主題學習活動是了解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4月16日我們已帶領兒童參觀了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兒童現在都會唱有關天體的歌曲了”;小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簡報”上寫著:“我們將于4月28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探索,我們需要2-4位家長的幫助,如果哪位家長能給予幫助,請告訴我們”。又如,在FBC幼兒園,研究者看到各班《家長園地》里的“每月計劃”上都寫著:“兒童將于4月16日-17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游覽,請家長們在班級門口簽名,以表示你同意孩子參加這項活動”;其“每月簡報”上都寫著:“兒童將于4月16日-17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參觀,這是十分有趣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哪位家長能幫助我們開車去,請簽名”。此外,研究者還看到幼兒園《家長園地》里的“學年計劃”上寫著:“兒童將于3月11日-12日去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參觀,上午9:35從幼兒園出發,下午12:40回到幼兒園,參加者都需要購買門票;兒童將于4月15日-16日去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參觀,上午10:00出發,下午1:00返回”?!都议L園地》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它可以理解幼兒園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活動的意義、過程、收獲,強化家長參教助教的行為,為幼兒園、家庭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育營造升華的空間。
綜上所述,可知美國幼兒園不僅在日?;顒又兄匾暯M織兒童外出參觀博物館,而且重視通過多種形式與途徑,向家長傳遞孩子參觀博物館的信息,并邀請家長參與,爭取家長的支持,這樣既維護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又密切了家園之間的關系,此外還能引發家長對博物館這一社區教育資源的高度重視。
(二)幼兒園鼓勵家長帶領孩子走進博物館
一些幼兒園在《家園小報》上會引導和鼓勵家長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帶領孩子到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去參觀,并配上相應的照片或網址。例如,UP幼兒園在2015年1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每個月,幼兒園都會為家長挑選一個適宜的地方,鼓勵家長聚在一起,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幼兒園的保教人員可能參加也可能不參加這個聚會,但這卻是一個增進家庭之間相互了解、探索我們居住的這個城市的重要時機。幼兒園不具體組織這個活動,只是向家長提供聚會的日期、時間和地點。這個月,我們建議在北部的匹茲堡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 of Pittsburgh)相聚,這個博物館對嬰幼兒來說非常適宜。門票:成人14美元,2~18歲兒童13美元,2歲以下兒童免費,老年人13美元。如果您想和您的孩子及幼兒園的小伙伴們一起歡度星期六,那么您就可以在1月17日來這個博物館;如果您有興趣,那么您就可以在上午11:00進入博物館中的美術室。這一天,館里有許多有趣的活動,比如體操表演、陶藝活動”。[8]此外,還配上了兒童看畫展的照片。該園2015年2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這個月,我們建議家長去卡耐基科學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這個博物館對學步兒和兒童來講非常好,館里有一層樓是專門面向學前兒童的。如果您有興趣和孩子及幼兒園的同伴一起游玩,那么您就可以在2月21日星期六上午10:30到館里的‘探索站’來聚會”。[9]此外,也配上了兒童游玩的照片。該園2015年3月《家園小報》的“家庭每月聚會”的欄目上寫道:“這個月,我們邀請家長到位于奧克蘭(Oakland)的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歡聚,這個博物館不僅深受恐龍愛好者的喜愛,而且也為兒童提供了很多其他展品。如果您有興趣與孩子及在幼兒園的其他小伙伴和家人相聚,那么您就可以在3月14日星期六上午11:00走進這個博物館,你們可以在‘發現大本營’相見,這是孩子們動手學習的好地方”。[10]同時還配上了恐龍的圖片。再如,CMU幼兒園在其2015年1月《家園小報》的“家庭的社會組織”的欄目里寫道:“各位家長好!我們希望您的假期充滿節日的歡樂!位于吉布森尼亞(Gibsonia)的賓夕法尼亞西部鐵路模型博物館(The Western Pennsylvania Model Railroad Museum),將舉行假日火車展覽,這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夜晚,孩子們可以通過參加尋寶活動來了解賓夕法尼亞西部鐵路系統的發展歷史。如果您沒有時間帶孩子前往,或者您認為到那里去路途太遠,那么您就可以帶孩子到卡內基科學中心去看看微型鐵路和村莊”。[11]此外,還附上了卡內基科學中心微型鐵路和村莊的館網鏈接。幼兒園利用《家園小報》這種形式,每月生動形象地向家庭推介一個值得參觀的博物館,既能增強家長之間的了解、孩子之間的互動,也能促進家長運用博物館資源豐富孩子的假日生活、提高孩子的多種能力。
一些幼兒園會在其《未來大事》上及時告之家長博物館將要舉辦的活動,并鼓勵家長帶孩子去觀賞。例如,UP幼兒園在其2015年4月《未來大事》上寫道:“5月8日星期五,上午11:30,兒童提前離園,教師要為幼兒園藝術展覽做準備;5月21日星期四,下午6:00-7:30,幼兒園藝術展覽開幕,這是本學期最后一件大事;5月22日-25日,納特藝術博物館東館舉辦藝術展覽;5月22日星期五,上午11:30,兒童提前離園,教師要進行教研活動;5月25日星期一,陣亡將士紀念日,兒童不來園”。[12]幼兒園利用《未來大事》這種形式,溫馨友好地向家長傳遞博物館展覽的最新訊息,不僅能促使家長意識到幼兒園藝術展覽和博物館藝術展覽是緊密相聯的,都是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而且還能促使家長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在節假日和孩子一起走進藝術博物館,以全面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由此可見,美國幼兒園不僅能在平時組織兒童參觀博物館,而且還能鼓勵、指導家長利用周末、假日帶領孩子游覽博物館,這就促使家園之間的教育高度統一,形成合力,共同運用博物館資源促進兒童的最佳發展。
(三)博物館歡迎幼兒園教師和兒童前來參觀或探索
一些需要購買門票的博物館,為了幫助教師做好參觀的準備工作,提高參觀活動的質量,會給教師提供免費預參觀的待遇。例如,匹茲堡卡耐基科學中心就制定了“教師免費預參觀”的政策,并說明了緣由:“我們知道當教師帶學生來參觀的時候,教師很難看到我們科學中心的各種展品,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每年要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亞州、紐約州和馬里蘭州的從幼兒園到學校12年級的每位教師,提供1次免費入場的原因。教師運用這次預參觀,可以熟悉我們的展品,為將要組織學生來參觀做好充分的準備。當教師來到科學中心預參觀的時候,只需要填寫1張登記表,出示被確認的電子郵件和教師證件即可。教師的這種免費預參觀,不包括科學中心里的其他各種收費展覽,也不能用于組織學生來訪時的參觀”。[13]
一些需要購買門票的博物館,為了鼓勵教師帶領兒童來參觀,提高參觀活動的效率,會給予陪同教師免費參觀的待遇。例如,匹茲堡兒童博物館就做出了這方面的詳細規定:“幼兒園來參觀時,1位教師可以負責5名兒童,這位教師免費入館,其他成人則需要購買門票(在9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每張門票是8美元;在4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張門票是11美元)”。[14]再如,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也做出了相關的具體規定:“幼兒園來參觀時,1位教師可以監管10名兒童,這位教師免費入場,其他成人則需要購置門票(每張門票12美元,但如果是任意訪問,每張門票15美元)”。[15]教師是幼兒園參觀活動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博物館給教師提供多種優惠政策,有利于提高教師設計參觀博物館活動的積極性,帶領兒童到博物館來暢游。
與此同時,許多博物館還很注意使自己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以適合不同年齡兒童和地方課程的需要。例如,香檳奧芬兒童科學博物館就表示:“我們的活動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有效方式,能夠促進伊利諾伊州標準和學區課程的實現,發展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我們為兒童提供的動手操作課程,是以有趣的、重要的科學問題為基礎的”。該館為幼兒園兒童、小學學前班至2年級兒童、小學3-5年級兒童,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臭蟲的生活”“聰明的動物”“恐龍偵探”等;為小學學前班至2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動物冒險”“小小古生物學家”“磁鐵的魔力”“緊張的小水滴”等。[16]再如,香檳威廉M.圣阿爾凱爾天文館也表示:“我們的活動方案是和下一代科學標準(NGSS)密切相聯的,許多活動項目都是互動的,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興趣的兒童和課程的需要”。該館為幼兒園中班到小學2年級兒童、1-4年級兒童、1年級及以上兒童、2-5年級兒童、2-6年級兒童、3年級及以上兒童、4年級及以上兒童、5年級及以上兒童,分別設計了多種獨特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中班到小學2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太陽月亮星星”“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天空:大鳥的冒險”“天空中的形狀”“在我家后院”“圣誕老人的秘密明星”。[17]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也說明:“兒童在我們這里的學習是與眾不同的,它是一種探險;兒童在我們這里可以同時學習科學、自然和世界各地的文化”。該館為幼兒園中班至小學1年級兒童、小學2-5年級兒童、6-12年級兒童分別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活動內容,其中為幼兒園中班至小學1年級兒童安排的主題活動有:“生態系統與環境:各種動物”“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恐龍發掘、恐龍和朋友、在巖石上”“社會學習:美國印第安人住在哪里?他們的房屋里有什么?”[18]兒童是幼兒園參觀活動的實踐者和體驗者,博物館給兒童提供恰當有趣的活動,能激發兒童嘗試、發現的主動性,促使兒童在探索中成長。
由此可見,美國博物館采取的這些措施不僅使幼兒園充分運用其資源從必要走向了可能,而且為幼兒園有效運用其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真正發揮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實現了與幼兒園、家庭的合作共育。
二、對我國的啟示
(一)要深刻認識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是立體的百科全書、實物的圖書館、民族記憶的殿堂。在美國幼教工作者看來,博物館是兒童學習的理想之地:各種各樣的展品能激發兒童內在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許多可互動、可操作的展品能滿足兒童的需要。[19]博物館還能幫助兒童親身體驗不同文化的語言和習俗,[20]提高兒童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兒童的體力、情感、道德感和審美感。[21]博物館是一種園外教育機構,能夠補充幼兒園的課程內容。[22]因此,他們十分重視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注意寓教于博物館之中。
2015年,我國國務院頒布的《博物館條例》把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作者: 李生蘭 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
上一篇:
上海市學前教育機構-浦東新區
下一篇:
6家國外有名的幼兒園設計